大橙子网站建设,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怎么在Springboot2.0通过redis实现支持分布式的mybatis二级缓存”,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怎么在Springboot2.0通过redis实现支持分布式的mybatis二级缓存问题上存在疑惑,小编查阅了各式资料,整理出简单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对大家解答”怎么在Springboot2.0通过redis实现支持分布式的mybatis二级缓存”的疑惑有所帮助!接下来,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我们提供的服务有:成都网站建设、成都网站设计、微信公众号开发、网站优化、网站认证、安泽ssl等。为千余家企事业单位解决了网站和推广的问题。提供周到的售前咨询和贴心的售后服务,是有科学管理、有技术的安泽网站制作公司
最近领导要求在项目中加下mybatis二级缓存,由于当前项目是分布式微服务,且是多节点部署的,而司内缓存中间件使用的redis,那很自然的要用redis做分布式缓存支持,避免出现直接使用原生mybatis二级缓存造成缓存数据不一致等问题。下面会对基于redis的mybatis二级缓存实现做下简单介绍,涉及一些概念,同时一些坑点做下整理。
1. 一级缓存
一级缓存是在SqlSession级别的缓存,MyBatis默认开启一级缓存。即同一个SqlSession对象,相同参数多次调用同一个Mapper方法时,只执行一次SQL,第一次查询后数据被缓存起来,之后的调用在没有缓存刷新、超时情况下都是直接先从缓存中取数据,不再去查数据库。不同SqlSession间,缓存是隔离的。
此外实际项目开发中,一级缓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我们的项目一般是Spring+Mybatis集成开发,而Spring的事务管理在逻辑层,每个service对应不同的SqlSession(这是通过MapperScannerConfigurer类创建SqlSession自动注入到service中的), 每次查询之后都会关闭SqlSession,缓存数据就会被清空。所以Spring整合之后,如果没有事务,一级缓存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 二级缓存
二级缓存是Mapper级别的缓存,Mybatis默认不开启二级缓存。二级缓存的作用域是mapper的namespace,即相同namespace的两个mapper将共用同一缓存区域;支持跨SqlSession,即多个SqlSession可以共享一个mapper缓存。实现上是基于PerpetualCache的HashMap做本地存储,也支持自定义三方存储如ehcache、redis、memcache等,用于支持分布式。在本地使用HashMap存储缓存时,key为hashCode+sqlId+Sql语句(查询参数好像也参与,demo用的selectAll,没怎么关注),其他三方存储时key也差不多。
注意:开启二级缓存后
所有在映射文件里的select 语句都将被缓存。
所有在映射文件里insert,update 和delete 语句会清空缓存。
缓存默认使用“最近很少使用”LRU算法来回收
缓存不会被设定的时间所清空。
每个缓存可以存储1024 个列表或对象的引用(不管查询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缓存将作为“读/写”缓存,意味着获取的对象不是共享的且对调用者是安全的。不会有其它的调用干扰其他调用者或线程所做的潜在修改
实现步骤:
1、全局cache-enable开关设置,此开关默认为true(实践证明不设置也行)
创建mybatis-config.xml的配置文件
Mybatis配置SqlSessionFactory时加载该配置
factory.setConfigLocation(new ClassPathResource("mybatis-config.xml"));
注:通过mybatis-config.xml配置缓存开关,验证启停正常;通过配置属性mybatis.configuration.cache-enabled=true的设置不起作用,原因有待探究
2、mapper.xml中
这是二级缓存开启的关键,如下配置是mybatis本地缓存,作用于整个mapper的所有查询,若某个
若要自定义三方存储,需要自实现org.apache.ibatis.cache.Cache接口,并在
@Slf4j public class MybatisRedisCache implements Cache { // RedisTemplate实例的封装工具类 RedisUtilHandler redisUtilHandler; private String id; private final ReadWriteLock readWriteLock = 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 public MybatisRedisCache(final String id) { if (id == null)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Cache instances require an ID"); } this.id = id; } // 通过Spring上下文获取redis操作类 // 个人理解mybatis的某些配置加载是工作在拦截器层,初始化会早于IOC容器的某些bean的加载,这会通过spring自动注入 // 是拿不到代理对象的,所以这里做后置延迟处理,调用时再从上下文的获取Bean private RedisUtilHandler getRedisHandler(){ if(redisUtilHandler == null){ redisUtilHandler = SpringContextHolder.getBean("redisUtilHandler"); } return redisUtil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clear() { try { RedisUtilHandler redisUtilHandler = getRedisHandler(); redisUtilHandler.flushCache(id); } catch (Exception e) { log.error("clear Exception: {}", e);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Id() { return this.id; } @Override public void putObject(Object key, Object value) { try { RedisUtilHandler redisUtilHandler = getRedisHandler(); redisUtilHandler.setCache(key.toString(), value, 1, TimeUnit.DAYS); } catch (Exception e) { log.error("putObject Exception: {}", e); }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getObject(Object key) { Object result = null; try { RedisUtilHandler redisUtilHandler = getRedisHandler(); result = redisUtilHandler.getCache(key.toString(), Object.class); } catch (Exception e) { log.error("getObject Exception: key###{} {}", key, e); }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removeObject(Object key) { Object result = null; try { RedisUtilHandler redisUtilHandler = getRedisHandler(); redisUtilHandler.delete(key.toString()); } catch (Exception e) { log.error("clear Exception: {}", e); }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Size() { RedisUtilHandler redisUtilHandler = getRedisHandler(); Long size = (Long) redisUtilHandler.getInstance().execute(new Redis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Long doInRedis(RedisConnection connection) throws DataAccessException { return connection.dbSize(); } }); return size.intValue(); } @Override public ReadWriteLock getReadWriteLock() { return this.readWriteLock; } }
...
3、Model实体类需要做序列化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6596381461353742505L; ... }
本文是以redis作为存储介质,在redis配置时即指定了key、value的序列化方式,所以我在这步时实体类上序列化可有可无(也有人说即使本地缓存也不需要)
执行示例结果:
坑点整理:
在第二步实现时,我用了
@CacheNamespace(implementation = com.xxx.xxx.configs.MybatisRedisCache.class)
但使用注解和xml中
缺陷分析:
Mybatis自身的缓存天生不支持分布式,需要整合其他第三方缓存库
好在本文既是以redis作为自定义缓存来实现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二级缓存是基于mapper级别的,以命名空间(namespace)隔离,可能导致联表查询的数据脏读
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做联表查询时,参与联合查询的表在被其中一个或者多个namespace做数据缓存时,都是存的彼此初次关联查询时的数据镜像,而这之后各个namespace下表数据的更新了,二级缓存是不知道的,也就造成了数据脏读。
能想到的处理方式:
1、联表查询,关联的所有表的操作都必须在同一个namespace。这个很难保证
2、缩小缓存有效时间,当前是基于redis的三方缓存,可以自行设定失效时间,应当在不影响业务性能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缓存有效时间。但问题其实同样是治标不治本
至此,mybatis二级缓存应该是比较全的使用实现了。基于缺陷上还有一点思考,我们的项目是否真的需要用到mybatis的二级缓存?像其他使用者说的,mybatis可是默认关闭二级缓存的,所以由此你该多考虑一下;如果是某些必要场景,比如访问频次较高的大单表查询,或者是表数据更新频次不会太高,缓存时效可以覆盖变更频率的,二级缓存还是不错的选择。其他复杂场景的缓存建议还是自己做业务缓存或者直接上Spring Cache比较划得来。
附:mapper中配置的参数说明:
eviction
(可用的收回策略)默认为 LRU
LRU
– 最近最少使用的:移除最长时间不被使用的对象。
FIFO
– 先进先出:按对象进入缓存的顺序来移除它们。
SOFT
– 软引用:移除基于垃圾回收器状态和软引用规则的对象。
WEAK
– 弱引用:更积极地移除基于垃圾收集器状态和弱引用规则的对象。
flushInterval
(刷新间隔)可以被设置为任意的正整数,而且它们代表一个合理的毫秒形式的时间段。默认情况是不设置,也就是没有刷新间隔,缓存仅仅调用语句时刷新。
size
(引用数目)可以被设置为任意正整数,要记住你缓存的对象数目和你运行环境的可用内存资源数目。默认值1024。
readOnly
(只读)属性可以被设置为 true 或 false。只读的缓存会给所有调用者返回缓存对象的相同实例。因此这些对象不能被修改。这提供了很重要的性能优势。可读写的缓存会返回缓存对象的拷贝(通过序列化)。这会慢一些,但是安全,因此默认是false。
到此,关于“怎么在Springboot2.0通过redis实现支持分布式的mybatis二级缓存”的学习就结束了,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理论与实践的搭配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快去试试吧!若想继续学习更多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创新互联网站,小编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