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橙子网站建设,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ios开发实战体验,ios开发与实训

实战体验iOS9.3为什么屎黄屏恶心不到我

Night Shift 可以通过 iOS 9.3 的“设置”-“显示与亮度”中进行查看,体验到这个新的功能。 在显示与亮度界面,增加了冷暖屏幕调节(也就是屏幕色温调节)功能,增加了“减弱蓝光”的选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屏幕光对视力的伤害。大家进入设置就可以看到了,打开“减弱蓝光”就可以开启Night Shift功能 设置-显示与亮度-选着日落到日出 就行.也可以自定义你的时间.调节下你需要的暖屏程度先把效果打开,手机屏幕底部上拉菜单,手电筒往右第三个按钮为强制开启,然后在调好了退出就行了

创新互联专业为企业提供澄海网站建设、澄海做网站、澄海网站设计、澄海网站制作等企业网站建设、网页设计与制作、澄海企业网站模板建站服务,10多年澄海做网站经验,不只是建网站,更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整体网络服务。

在虚拟机里开发ios是什么体验?

特步。飞一样的感觉。 就像用一元钱的代价享受到了一百块钱的感觉。

有没有自学 iOS 开发的一些经验

基础

一定的编程经验

这里说的编程经验是至少熟练一门编程语言,对 OOP 有一定的了解,最好熟悉一些基本的设计模式。遇到过的好多 iOS 开发,大多是从别的语言转过来的,所以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学起来会更容易 get the point.

如果是第一次接触编程,当然也是没问题的,只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比想象的难。

英语

发现不少开发对于英语似乎有点接受不能,通常都是中文优先,除非迫不得已,才硬着头皮看看 StackOverflow,英文文章,文档等。忘了是谁说过「难走的路越走越好走」,通常如此。其实只要稍微 push 一下自己,那些技术文章啃下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有过几次成功的体验后,这种恐惧感就会减少很多。优质的文章、视频、书籍,多是英文的,不迈过这个 坎,将来要么成为瓶颈,要么花更大的成本去填补。

入门

书籍

要学习 iOS 开发,自然要先学 Objective-C (当然现在也可以直接上 Swift,不过如果多人协作的话,OC目前还是主流),因为 OC 是 C 语言的超集,所以了解 C 语言对于学习 OC 肯定会有帮助,不过就算不了解,直接学 OC 也没太大问题。

这里推荐 BNR (Big Nerd Ranch) 的这本 Objective-C Programming The Big Nerd Ranch Guide,讲解地比较细致,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 OC,更重要的是教你遇到问题时,如何去解决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对应的一些知识点,如何使用文档等等。

来到一个新的世界,肯定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想订阅一大堆博客,买一堆书,看各种教程和视频,然后就变得浮躁,不知该从哪下手,这会导致拖延症。 我渴了,给我倒一杯水,这个很直接,马上就可以做,但如果是给我买一瓶饮料,而自己对那些饮料又不怎么熟悉时,就纠结了,不如刷会微博,看看朋友圈,玩个小游戏先。

所以一本好的入门教材很重要,要契合自己当前的水平,且常常会有收获,这种成就感会激励着你继续学下去。

在看书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这样的经历:书中提到某个人、观点、知识点、书、文章,然后就顺着它提到的这些东西出去了,可能某个知识点又牵扯到另一些内容,然后就这样越走越远。想起了一个故事——

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拔鼠,土拔鼠逃跑时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不一会儿,忽然从树洞里跑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因为慌乱在树上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

对于这个故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我更愿意以初心去解读。兔子为什么会爬树?为什么能砸晕三只猎狗?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之前追赶的土拨鼠哪去了?看书时难免会有延伸阅读,这个深度我觉得不宜超过 2 层,不然很容易就回不来了。

还有就是如果有可能,最好每天都看点,这其实是很难的,因为总是会有优先级更高的事,或者之前的某些习惯在干扰。一旦断了几天,就不想再拿起来了。

还有,苹果官方的 Start Developing iOS Apps Today 也是很不错的入门材料。

视频

推荐斯坦福老头子(Paul Hegarty)的 Developing iOS 7 Apps for iPhone and iPad ,当初也是看的这个(那时还是更老的版本),Paul 是资深的 Mac/iOS 开发(前苹果员工?),很多知识点讲得很到位,学生们的提问也大都在点上,同时配有Demo,总之听下来会对 iOS 开发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同时推荐一本小册子:objc-zen-book,花不长时间就能看完,里面是一些 Best Practices,对于编写优质代码会很有帮助。

笔记

这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任何阶段都适用。以前也没太在意这个,觉得概念性的东西,脑子过一遍,就大概知道了,然后就去啃其他的东西了,现在看来,如果有记笔记的话,会更有助于消化概念、知识点,也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达芬奇就记录了10000多页的笔记。

记笔记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成为编程巨星的唯一秘诀就是:对所做的事情理解地越深,就会做得越好。同时如果遵循遗忘曲线去复习的话,效果更佳。对知识点了解地足够透彻后,Debug 时才更有可能知道问题出在哪,解决问题也更容易有思路。

笔记不仅可以记知识点,也可以记录调试过程,比如这篇笔记,有一种调试方法:小黄鸭调试法

许多程序员都有过向别人(甚至可能向完全不会编程的人)提问及解释编程问题,就在解释的过程中击中了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边阐述代码的意图一边观察它实际上的意图并做调试,这两者之间的任何不协调会变得很明显,并且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

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真的这么去做,这时抽离出另一个自己,记录下跟ta的对话,也是个发现问题的好方法。

练习

这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知道了些概念或原理后,总是会想着去验证下是不是这样,无论结果是否如自己预期,实践的过程会降低对语言的陌生感,慢慢地培养一种驾驭这门语言的自信,如果出了错,正好可以重新梳理一下。

目标

如果静下心来看完了 BNR 的这本书,以及斯坦福的 iOS 开发视频,那么对 OC 应该比较了解了,一些常用的 UIKit 用起来也没什么问题了,比如 UIViewController / UIView / UIScrollView / UIImageView / UITableView。也熟悉一些概念,如 KVO / MVC / Delegate / DataSource。

这个阶段下来,应该会有:哦,iOS 开发也就这样嘛,多翻翻文档,熟悉 Cocoa Touch 的一些 Class,差不多也能做出一个简单的 App 了。

进阶

入门之后,接下来可以折腾的东西还会有不少。

书籍

Effective Objective-C 2.0,里面提到了 52 种提高 iOS App 质量的途径。涉及了 API 设计、protocols / category 的使用、写出更模块化的代码等,读下来应该会有不少收获。

iOS Programming: The Big Nerd Ranch Guide (4th Edition),又是一本 BNR 的书,这本书的特点是通过 Demo 来引出知识点,然后提一些问题,并且会细说解题思路。看书的过程中,对于元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会有一定帮助。

--- update ---

发现巧哥的 iOS开发进阶 已经可以在京东买到了,虽然没有细看,但巧哥出品质量肯定有保障。

其他资源

进入这个阶段后,可以去探索更大的世界了,现在的资源已经很丰富了,但还是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以下是我觉得挺不错的资源

iOS Dev Weekly 每周一期,内容多为这一星期里值得关注的Github项目、文章、工具等。

iOS 移动开发周报 这是唐巧大大整理的每周不错的 iOS 开发相关的内容,多为中文。

RayWenderlich 很多详细又全面的教程,不容错过。

iOS Dev Slack 国内不少 iOS 开发(包括大大们)都在这里,不过现在好像不怎么能拿到邀请了。

中文 iOS/Mac 开发博客列表,打开工具订阅吧。

还有,如果可能的话,多去分享自己学到的东西,教是最好的学,我试过几次,效果真的很不错。

目标

这个阶段下来,对于常用的设计模式、内存管理、Blocks 的使用、图像操作、网络请求和管理、多线程应该比较熟悉了。对于 CALayer、Animation、UIScrollView、UITableView、UICollectionView、 ViewController Container 则非常熟悉,对「非常熟悉」的定义是:不打开 Xcode,脑子里就能把相应的知识点复述出来 80% ,比如这个类有哪些方法,Delegate / DataSource 有哪些方法,怎么使用,如果要实现某个效果,应该怎么做(好吧, UICollectionView 除外)。

高级

其实高级、进阶、入门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在入门阶段也可以探究高级阶段的一些东西。我觉得支撑我们不断探索和前进的动力不是兴趣,而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优雅代码的追求。

If your standards are low, you're going to stop pretty early on in the process.

BNR 的这篇 Leveling Up 已经讲得很好了,也更加细致。

书籍

iOS 7 Programming Pushing the Limits 这本书对 iOS 7 的一些特性会讲解地比较深入,当然也不仅仅是 iOS 7。只叹 iOS 更新实在太快,书籍往往跟不上,一本好书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来撰写,等书可以出版了,iOS 又出新版本了。

源码

看优秀的源码,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更容易解决。这些是我觉得值得细看的源码:AFNetworking(NSOperation, HTTP, Block), SDWebImage(Image Handle, Cache, NSOperation, Block),SVPullToRefresh(UIScrollView, State Handle), JSONModel(runtime)

如果有兴趣,也可以翻翻 CoreFoundation / OC runtime 的源码。

资源

oleb

NSHipster

objc.io || objcio.cn

WWDC 视频

工具

chisel Facebook 出品的 LLDB 助手,用于调试很方便

Reveal 每当好奇某个 App 的实现时,都会打开它一窥究竟,用于调试自己的 App 也很方便

Aspects steipete 大大出品的一款方便使用 method swizzling 的工具,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添加代码到某个方法

class-dump 从 Mach-O 文件生成 OC 头文件,有时想看看某个 App 大概是如何组织的会比较方便

Hopper 可以对二进制文件进行反编译,甚至可以生成伪代码!有时想看看 UIViewController 里某个方法大概是怎么实现的,就可以用它。

Instruments 这个内置的工具对于发现 App 的各种问题很有帮助,如内存占用、泄露,渲染问题等。

目标

这个阶段,对于底层的实现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各种 Core 开头的 Framework 至少可以说出个大概,工具也能熟练使用,「正经的代码」写过数万行,可能天天在翻 Dash。如果别人让你实现某个功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出不错的实现方案,并且足够细致,甚至精细到如何使用 Core Graphic 去画某个图像。

其他

我觉得无论学习什么,「速成」的心态是最要不得的,这只会让自己变得浮躁,一知半解,整个过程也很难让自己的元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慢慢来,攻占一个城后,再去打下一个,这时心态也会平和许多。

iOS 13 上手体验:「深沉」,且有深度

你要的深色模式,我们从 macOS 上弄过来了

“这位同学,对于 iOS 13 你最期待的是什么?”

“当然是深色模式啦,说了那么久了,这回该有了吧?”

嗯是的,确实有了。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误),iOS 13 带来了深色外观模式,覆盖了大部分系统自带应用、控制中心、通知中心、桌面 Dock 底栏等界面,诸如日历、音乐、备忘录、Safari 等应用都支持了深色外观,基本上可以说是与 macOS 上的同款了。后续待第三方应用更新适配之后,说不定微信也会有深色模式,以后夜深聊天不用担心辣眼睛了,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不要半夜玩手机。

这个深色外观模式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为了夜间使用,其实不少人在使用 Mac 设备时,也喜欢把系统界面调成深色外观,这样的特点就是文本会十分明显,有利于快速辨别文字内容,同时其他的背景不会显得那么刺眼,长时间使用不会那么累眼睛,来到 iOS 设备上亦是如此。至于有些人说这样会更加省电,那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在设置中找到显示选项打开,和控制中心中长按亮度打开之外,也可以和夜览功能一样设置成自动切换,支持日落到日出自动切换,或者按照时间段来进行切换。以我个人的使用感受来看,大部分情况下,夜览和深色外观模式还是没必要同时开启的。

更新系统速度就变快,这次可能不是幻觉

为了让已经很流畅的 iOS 系统拥有更好的体验,iOS 13 将应用的启动速度提升至以前的 2 倍,在跨应用使用时更连贯流畅。还通过对应用的优化,将其体积缩小 50%,更新所需的下载量减少 60%,因此即便你是较小容量的 iOS 设备,也能获得比之前更多的剩余空间,这无疑对一些老旧设备是十分友好的。

虽然 iPhone X 是较早拥有优秀面部识别的手机,但以目前的解锁速度来看还是有些差强人意。这次 iOS 13 也强化了面容识别的体验,解锁速度快 30%。但就我这一天的体验来看,抬起手机的同时上滑解锁,还是需要再等个半秒,差别并不是很大。哦对了,在设置的辅助功能当中,还可以给成功识别面容提供振动反馈,体验下来的感觉就是轻微的两下振动。

不管是启动速度提升,还是应用体积缩小,目前还是没有比较明显的感知,应该还是需要等到应用进行适配。

用了自带的相册编辑功能,你可以抛弃掉大部分修图应用了

除了对相册界面进行又一轮的调整、让照片能以年、月、日进行整合,方便我去做回顾,也可以用来身边的朋友展示某次出行的照片。但我真正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它的编辑功能。

Apple 应该老早就眼红各种修图应用了,所以这次 iOS 13 给出的全新相册应用,自带的编辑功能非常全,高光阴影、饱和度与自然饱和度、噪点消除、垂直/水平变形、左右翻转等等,人像照片的光照也可以调节强度、距离,各种功能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甚至连视频都可以进行多维度的编辑了,看来之后可以尝试一下用手机剪小视频?唔,我总算知道为什么 Snapseed 久久才更新一次了,自带的编辑功能已经足以满足大部分人的使用了,又何必再多下几个呢?

其他小而优的更新点

1、Apple Music 音乐应用推出了全新的全屏滚动歌词,方便查看歌词跟着唱之余,还可以想听哪句点哪句。在播放界面中,个别图标也有所调整。

2、控制中心的 Wi-Fi 按钮和蓝牙按钮可以长按选择其他连接选项了,总算跟上 Android 的步伐啦。

3、音量大小指示动画,移至了音量键旁边,不再阻挡屏幕画面了,这样才像样嘛。

4、静音键现在有了属于自己的切换动画了,位于刘海下方,更加直观。

5、曾经的三维触控打开快捷操作功能,现在全部调整为长按松开的操作,三维触控可能要说再见了。这一项不仅仅限于 iPhone XS 系列,没有三维触控的 iPhone XR 亦支持。

6、电池功能中多了一个缓解电池老化的充电模式,说白了就是手机学会好好保护自己的电池了,根据你的充电习惯和使用习惯,它会调整自己的充电速度,并保证电量在你需要的时候,能尽可能达到 80% 以上。

7、当你收到一条新信息时,Siri 可以以更加「讲人话」的语气给你念出来信息内容了,而不是像机器人说话那样。当然,你也可以通过 Siri 给朋友回复信息,不过目前来说短信更多的还是接接通知、收收验证码了,可能使用频率不会太大,在开车亦或者双手腾不出空闲时更加有用一些。

8、过去的「查找我的 iPhone」以及家人位置共享功能,现在被整合到了一个「查找」应用当中,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你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前提是他们已经开启了共享)亦或者是所拥有的设备。恰好我今天就把 AirPods 落在家里了,如果不是打开了这个查找到了它的位置,我还以为丢了呢。

9、如果恰好有那么一个人,可以一起分享音乐、分享有趣的视频,那么 iOS 13 中一个新的特性你可能需要了解下,它可以让两对 AirPods 分享播放同一台 iOS 设备的声音,这样就可以让两个人在同一台 iPhone 或者 iPad 上看电影了。哎呀,怎么好像是回到学生时代、一副耳机分一支耳朵给 Ta 听的感觉?

10、分享界面现在也有了更直观的视觉效果,我个人感觉是好看清爽了许多。

11、偶尔玩起来很有趣的拟我表情现在支持更多细节的调整了,比如鼻环、眼线眼影、牙齿等等,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表情,而是一个捏脸 游戏 了!

在一个系统已经十分成熟的时候,如何去勾起用户的更新欲望是一件十分让厂商头疼的事情。iOS 12 的更新因为带来的提升较明显,所以当下的升级安装率也达到了 85%。iOS 13 虽然看起来没那么诱惑,但深色外观模式和一些小细节还是颇为吸引人的,至少对于我来说,我还算蛮愿意去优先升级。

当然还是要多嘴的是,iOS 13 目前依旧是开发者测试版,BUG 和小问题还是不少,并且我觉得续航还是有点问题。所以各位尾巴如果不是抱着像我这样的冒险精神,又或者有多台设备,还是不建议升级哦。

使用C#开发 iOS 程序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VS2015提出了新的特性,就是跨平台开发,即在VS中开发,编译、发布IOS程序

我个人在去年刚出VS15的时候尝试过开发,效果很差。

先说开发环境。

这个功能主要是微软收购了 Xamarin 这款跨平台软件,并整合到VS中了,

但是 Xamarin是额外付费的,而且需要在线安装和升级(可以离线安装),他的很多库都是不稳定的,经常一周一个更新,但是在线升级必须用VPN,而且速度极慢,经常10M的包要下载两天。用户体验可以说非常非常差。

然后是开发效果。

由于程序还是运行在MAC虚拟机上的IPHONE虚拟机上, Xamarin 又只能和一个MAC配对,所以编译和调试也都是麻烦的不行。各种卡。

所以如果真想玩IOS开发,不如买个MAC MINI 也就3000块钱,或者装个黑苹果,下个XCODE,效果会更好。

iOS 15 Beta版初体验:国内用户的一次无感升级

WWDC21大会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了,半个月时间或许对于一台手机来说已经过了它自身的热度了,但是对于Apple这么一个即使没有新品发布但依旧自带流量的公司来说,即使它处于新品空白期,它的一举一动依旧备受各位机友关注。

没办法,因为它是Apple,我们天然地就对它有着更加高的期待,不仅仅是在硬件层面上的超前的产品设计理念,更是在Apple引以为傲的产品生态上。对果粉而言,Apple的产品就是行业的标杆般的存在;而对于竞争对手甚至是果黑,Apple也早早就作为他们自己产品的主要对比对象了。

在被友商旗舰轮番“吊打”的情况下,Apple依旧是不紧不慢,按着自己的节奏去完善自身,所以iOS15来了,而它有没有符合果粉对它的期待呢?通过这一期对于iOS15的一些重点更新的体验评测,我的一些真实使用感受或许可以解答你的一些疑问。

注:此版本为iOS 15 开发者版本,部分体验或许与正式版有所区别,请酌情参考

多平台FaceTime:打破iOS与安卓之间的 次元壁

今年的WWDC大会上,我发现Apple不管是在介绍iOS,iPadOS还是macOS,他们都在强调着一个关键词 “分享” 。是的,如果你有留意这一次Apple的系统层面上的更新的话,你会发现Apple强调了更多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更新,而FaceTime就是其中一个。

我知道,虽然在国内使用FaceTime的用户真的少之又少,甚至是没有。但是本次FaceTime的更新还是有很多值得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的。例如这一次在FaceTime通话的时候,iOS15为了突出人像以及声音的声画质量,就分别推出了人像突出模式以及声音增强功能,进而达到凸出人像虚化背景,以及背景声进行降噪的效果,进一步加强了视频对话的质量。

而这一次FaceTime最为重磅的升级是莫过于打通了iOS用户,Android用户甚至是PC用户的全平台次元壁,更新后的FaceTime只需要创建一个链接,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你非Apple用户的朋友那里,他就可以通过这个链接来和你进行FaceTime通话了,而我们通过实测, 在合适的网络环境下 ,安卓用户也的确是可以通过链接去与Apple用户进行FaceTime通话。

操作的步骤也非常简单直接。而在画面上,iPhone用户也可以像之前一样用自己emoji去装饰自己,而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画面框

这对于Apple和Android用户来说,又多了一个视频沟通的选择了。

而我们实际体验一番后,FaceTime出来的视频画质还是相当不错的,人物增强也可以把主体以外的背景做到了比较自然的虚化。虽然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微信视频聊天已经是我们首要选择了,但是FaceTime在玩法上还是更为丰富的,例如像emoji,屏幕上写字传达心情还有贴图等有趣玩法,这些体验都是目前微信视频功能所给予不了的,即使这不是戳中需求痛点的功能点,但是有则是会增加体验上的乐趣。当然,除了这个,FaceTime还新增了屏幕共享功能,但是可惜的是此功能只可能在Apple用户之间使用,Android用户依旧只能“得个睇”了。

实况文字Live Text: iPhone用户等了3年又3年

终于来了,这个功能虽然在安卓阵营上已经是“满地春风登贝莱”了,对于Apple用户来讲,这个功能也终于在在iOS15落地了,其实这个功能也很好理解。我们在日常遇到很多不同样式的封面图以及一些不懂的英语单词想要去进行查询的话,往往都自己手动输入,效率低且不说,还有写错的可能性。

而现在iOS15上,只要打开相机,打开实况照片,iPhone就会自动识别里面的文字内容,你可以对文字内容进行,查询,修改,复制,以及对于外文的一些翻译。 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可支持的文字只有英语,简繁体中文,法语,西语,葡语,意大利语,德语。 甚至,当你想要对看到的东西进行快速的整段搜索,我也可以迅速调用相机,获得画面中的文本信息进行一个快速的查询。

这个功能也对于一些想要快速截取整段文字转换为文本的同学们来讲真的是非常的实用,经实测,手写字只要不是丑出天际的情况下,LiveText基本可以正确识别出画面里面的内容,甚至当画面识别到电话号码,你还可以直接拨打这个号码进行服务查询,或是定外卖甚至定位地址。

而且有赖于iOS自身对于用户体验上的把控,在整体的使用过程中给我的感觉就是十分的顺畅直观且过渡自然。这个功能也让我在面对一大段文字的时候,讲真我可能真的会更加偏向用LiveText先去整段获取复制到文本框上再去进行微调,进而提高输入效率。

虽然这个功能也在很多Android系统上已经有所体现了,例如Google原生的GoogleLens,或者在ColorOS里面的扫一扫功能,也是有类似功能的且实用度高,不过现在iOS15也加上了这个LiveTest功能,也算是弥补了之前被Android用户调侃没有这个功能的尴尬局面了。

专注模式Focus mode:属于iOS的“禅定”模式?

为了让用户的生活与工作有一个清晰的楚河汉界不相互打扰,这一次iOS15加入了新的状态模式:专注模式(Focusmode)。用户可以基于自己的目前状态,比如个人,工作,睡眠等状态,去设定手机对于消息推送的一个选择。

对于我来说,最喜欢的模式还是睡眠模式了,只需要一键,我的手机就可以把一切消息给隔绝了,把生活还给我。

当然这是只是一个玩笑话,我想说的是,在iOS15上的这个专注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每一个状态上,再进行细分操作,例如在你可以设置你想要收到消息推送的APP,即使是在睡眠模式下依旧能够收到它给你推来的消息。

iOS15给予你足够的客制化的权利,让你在不同模式下去设定最适合自己的手机状态,不是一个死板的模式,而是灵活多变的,其中就包括允许收到通知的联系人,App,时效性通知,隐藏通知,推迟推送。甚至你还可以让你的锁屏变暗,选项十分的细化。其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当你的手机设置了相应的状态,在锁屏界面以及左上角的时间有小标识。

同时你还可以直接在锁屏界面上按压小标识迅速切换个人状态,这里真的不得不感叹Apple在细节的把控上真的近似于疯狂的地步,当然从这个专注模式各个细节位也能够看到,Apple是有意无意地把专注模式放到了iOS15的一个颇重的位置,同时,这个专注功能也是我个人认为国内用户在这次iOS15里面最为实用的功能,没有之一。

Safari:改头换面, 浏览体验更加沉浸

作为Apple用户,Safari应该是他们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作为一个长期在Safari和Chrome之间一直摇摆不定的我来说,Safari页面简洁,指引清晰的特点都一直是它的强项,而且在Apple生态之下,Safari无疑是适配性最好的浏览器。而这一次对于Safari的更新也算是用户所喜闻乐见的。

体验了Safari一段时间后,可以总结出来的改变就是浏览体验更加沉浸,操作更为直观。以往我们使用Safari滑动网页浏览的时候,网址输入栏一直都都置顶在顶部,占据着一定的屏幕空间,比较影响观感。而在改版的Safari上,当你滑动页面的时候,顶部的输入栏已经被移到下方,并且在动画过渡的作用下被很好的融入到了画面里面,而当你想输入网址的时候,点击下方就可以弹出输入框。

而切换浏览页面的逻辑,就像切换应用在操作逻辑上与整个手机操作一致,当你身在iOS这个生态久了,很多的手势操作都像是自然而然地做出来了,而得益于iPhone符合物理的过渡动画,这些滑动即使没有高帧率的加持,但是也给人一种很顺滑的感觉,当然这个体验描述不仅仅在Safari上,用在整个iOS生态上同样适用。而用户所喜爱的无痕浏览模式依旧是在的,所以这一次的Safari在体验上,在保持简洁的浏览页面外,更加沉浸的浏览体验也是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会变得更愿意多尝试用Safari,虽然Chrome依旧是yyds就是了。

总结:iOS , 依旧是iPhone最为重要的护城河

当WWDC21刚结束的时候,我马上毫不犹豫就把自己的主力机iPhone12mini给升级到了iOS15的Beta版本了,而这个长达半个多月的使用上,我对iOS15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总结。对于国内用户而言,iOS15真的就是一个在iOS14的基础上做得一次小改款,除了专注模式以及LiveText,地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上起到作用外,像FaceTime,iMessage等升级对于国内用户而言确实用处不大。

当然,iOS15也对于信息推送,设置页面,天气等内建App做了全新的设计,天气App更加的好看实用。可浏览的天气信息更加详细等,Findmy功能完善以及在用户隐私上做得更加细致的保护,这些都是iOS15所做出的努力。

当然,我们也能够看到,部分更新的功能以前就在Android的手机上实现了,但是Apple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会把一些已经出现的功能给打磨到极致,进而用着比Android手机更好的体验。因为Apple在产品设计上,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有着连贯性的,少有会出现设计之间有割裂感的情况,这也是Apple的魅力所在

升级不升级?我觉得这对于iPhone用户而言,这几乎是一个单选肯定题,iOS至今依旧是iPhone最为重要的护城河,但是iOS的光环还可以延续多久?我肯定是不知道的,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只要iOS还在,iPhone就依旧是那个或被友商“超越吊打”或被竞相模仿的标杆般的存在。


文章标题:ios开发实战体验,ios开发与实训
标题链接:http://dzwzjz.com/article/dsdodes.html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028-869222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