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橙子网站建设,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

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有关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小编觉得挺实用的,因此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获。

从事雅安机房托管,服务器租用,云主机,虚拟空间,申请域名,CDN,网络代维等服务。

为什么需要建立索引

首先,我们都知道建立索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查询速度,那么为什么有了索引就能提高查询速度呢?
我们来看一下,一个索引的示意图。
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
如果我有一个SQL语句是: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 = 15 那么在没有索引的情况下其实是会进行全表扫描的,就是挨个去找,直到找到id=15的这条记录,时间复杂度是O(n);

如果在有索引的情况下去进行查询呢。首先会根据id=15,在索引值里面进行二分查找,二分查找的效率是很高的,它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n);

这就是索引为什么能提高查询效率了,但是索引数据的量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一般并不是存储在内存中的,都是直接存储在磁盘中的,所以对磁盘中的文件内容进行读取,免不了要进行磁盘IO。

MySQL的索引为什么使用B+Tree

上面我们也说了,索引数据一般是存储在磁盘中的,但是计算数据都是要在内存中进行的,如果索引文件很大的话,并不能一次都加载进内存,所以在使用索引进行数据查找的时候是会进行多次磁盘IO,将索引数据分批的加载到内存中,因此一个好的索引的数据结构,在得到正确的结果前提下,一定是磁盘IO次数最少的。

Hash类型

目前MySQL其实是有两种索引数据类型可以选择的,一个是BTree(实际是B+Tree)、一个Hash。

但是为什么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基本上大部分都是选择BTree呢?

因为如果使用Hash类型的索引,MySQL在创建索引的时候,会对索引数据进行一次Hash运算,这样根据Hash值就能快速的定位到磁盘指针了,就算数据量很大,也能快速精准的定位到数据。

  • 但是像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 > 15这种范围查询,Hash类型的索引就搞不定了,对这种范围查询,会直接全表扫描,另外Hash类型的索引也搞不定排序。

  • 还有就是虽然MySQL底层做了一系列的处理,但还是不能完全的保证,不产生Hash碰撞。

二叉树

那MySQL为什么没有二叉树作为它的索引数据结构呢?我们都知道,二叉树是通过二分查找来进行定位数据的,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时间复杂度是O(logn);
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
但是二叉树有个问题,就是在特殊情况下,它会退化成一根棍子,也就是一个单向链表。这个时候,它的时间复杂度就会退化成O(n);
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
所以当我们要查询id=50的记录时,其实和全表扫描是一样的了。所以因为存在这种情况,二叉树不适合作为索引的数据结构。

平衡二叉树

那么既然二叉树,在特殊情况下会退化成链表,那么平衡二叉树为什么不可以呢?

平衡二叉树的子节点高度差不能超过1,像下图中的二叉树,关键字为15的节点,它的左子节点高度为0,右子节点高度为1,高度差不超过1,所以下面这棵树是一棵平衡二叉树。
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
因为能保持平衡,所以它的查询时间复杂度为O(logN),至于怎么保持平衡的,主要是做一些左旋,右旋等,具体保持平衡的细节不是本文主要内容,想了解的可自行搜索。

用这个数据结构来做MySQL的索引会有 什么问题呢?

  • 磁盘IO过多:在MySQL当中,一次IO操作只读取一个节点,那么一个节点若是最多就两个子节点的话,那么就只有这两个子节点的查询范围,所以要精确到具体的数据时,就需要进行多次读取,如果树非常深的话,那么将会进行大量的磁盘IO。性能自然下降了。

  • 空间利用率低:对于平衡二叉树来说,每个节点值保存一个关键字,一个数据区,两个子节点的指针。这样导致了,一次辛辛苦苦的IO操作就只加载这么点数据,实在是有点杀鸡用牛刀了。

  • 查询效果不稳定:如果在一个高度很深的平衡二叉树中,若是查询的数据正好是根节点,那么就会很快的查到,若是查询的数据正好是叶子节点,那么会进行多次磁盘IO后才能返回,响应时间有可能和根节点的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虽然说二叉树解决的平衡的问题,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由于它本身树的深度的,会造成一系列的效率问题。

那么为了解决平衡二叉树的这类问题,平衡多叉树(Balance Tree)就成为了更好的选择。

平衡多叉树(Balance Tree–B-Tree)

B-Tree的意思是平衡多叉树,一般B-Tree中的一个节点有多少个子节点,我们就称为多少阶的B-Tree。通常用m表示阶数,当m为2的时候,就是平衡二叉树。

一棵B-Tree的每个节点上最多能有m-1个关键字,最少要存放Math.ceil(m/2)-1个关键字,所有的叶子节点都在同一层。如下图就是一个4阶的B-Tree。
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
那么我们看一下B-Tree是如何进行查找数据的

  • 若是查询id=7的数据,先将关键字20的节点加载进内存,判断出7比20小;

  • 那么加载第一个子节点,若查询的数据等于12或17则直接返回,不等于就继续向下找,发现7小于12;

  • 那么继续加载第一个子节点中去,找到7之后,直接将7下面的data数据返回。

这样整个操作其实进行了3次IO操作,但实际上一般的B-Tree每层都是有很多分支(通常都大于100)。

MySQL为了能更好的利用磁盘的IO能力,将操作页的大小设置为了16K,即每个节点的大小为16K。如果每个节点中的关键字都是int类型的,那么就是4个字节,若数据区的大小为8个字节,节点指针再占4个字节,那么B-Tree的每个节点中可以保存的关键字个数为:(16*1000) / (4+8+4)=1000,每个节点最多可存储1000个关键字,每一个节点最多可以有1001个分支节点。

这样在查询索引数据的时候,一次磁盘IO操作可以将1000个关键字,读取到内存中进行计算,B-Tree的一次磁盘IO的操作,顶上平衡二叉数据的N次磁盘IO操作了。

要注意的是B-Tree为了保证数据的平衡,会做一系列的操作,这个保持平衡的过程比较耗时间,所以在创建索引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字段,并且不要过多的创建索引,创建索引过多的话,在更新数据的时候,更新索引的过程也比较耗时。

还有就是不要选择低区分度字段值作为索引,例如性别字段,总共就两个值,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B-Tree的深度过大,索引效率降低。

B+Tree

B-Tree已经很好的解决平衡二叉树的问题了,并且也能保证查询效率了,那么为什么会有B+Tree呢?

我们先来B+Tree是什么样子的。

B+Tree是B-Tree的变种,B+Tree的每个节点关键字和m阶的公式关系和B-Tree的不一样了。

首先每个节点的子节点数量和每个节点可存储的关键字比例是1:1,其次就是查询数据的时候采用的是左闭合区间进行查询,还有就是分支节点中没有数据了只保存关键字和子节点指向,数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
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
那么来看一下在B+Tree中是如何进行数据查询的。

例如:

  • 现在要查询id=2的数据,那么会先将根节点取出,加载到内存中,发现id=2存在于根节点,因为是左闭合区间存储数据,所以id<=2的都在根节点的第一个子节点上;

  • 那么取出第一个子节点,加载到内存中,发现当前节点存在id=2的关键字,并且已经到了叶子节点了,那么直接取出叶子节点中的数据返回。

现在来看一下B-Tree和B+Tree的区别

  • B+Tree的查询采用的左闭合区间,这样能更好的支持了自增索引的查询效果,所以一般在创建主键的时候通常都是自增的。这一点和B-Tree是不一样的。

  • B+Tree中的根节点和分支节点上是不保存数据的,关键字相关的数据只保存在叶子节点上,这样保证了查询效果的稳定,任何查询都要走到叶子节点才能获取数据。而B-Tree在分支节点中保存了数据,若是命中关键字则直接返回数据。

  • B+Tree的叶子节点是顺序排列的,并且相邻的两个叶子节点中具有顺序引用的关系,这样能更好的支持了范围查询。而B-Tree是没有这个顺序关系的。

MySQL的索引为什么选择了B+Tree

经过上面的层层分析,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MySQL为什么选择了B+Tree作为它索引的数据结构呢。

  1. 首先和平衡二叉树相比,B+Tree的深度更低,节点保存关键字更多,磁盘IO次数更少,查询计算效率更好。

  2. B+Tree的全局扫描能力更强,若是想根据索引数据对数据表进行全局扫描,B-Tree会将整棵树进行扫描,然后逐层遍历。而B+Tree呢,只需要遍历叶子节点即可,因为叶子节点之间存在顺序引用的关系。

  3. B+Tree的磁盘IO读写能力更强,因为B+Tree的每个分支节点上只保存了关键字,这样每次磁盘IO在读写的时候,一页16K数据量可以存储更多的关键字了,每个节点上保存的关键字也比B-Tree更多了。这样B+Tree的一次磁盘IO加载的数据比B-Tree的多很多了。

  4. B+Tree数据结构中有天然的排序能力,比其他数据结构排序能力更强而且排序时,是通过分支节点来进行的,若是需要将分支节点加载到内存中排序,一次加载的数据更多。

  5. B+Tree的查询效果更稳定,因为所有的查询都是需要扫描到叶子节点才将数据返回的。效果只是稳定而不一定是最优,若是直接查询B-Tree的根节点数据,那么B-Tree只需要一次磁盘IO就可以直接将数据返回,反而是效果最优。

经过以上几点的分析,MySQL最终选择了B+Tree作为了它的索引的数据结构。

Inn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有何不同?

上面总结了MySQL的索引的数据结构,这次就可以说第二个问题了,因为这个问题其实和MySQL的索引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下面来看一下,先找到服务器桑MySQL存储数据的目录:
登录MySQL,打开MySQL的命令行界面:输入show variables like '%datadir%';,就能看到存储数据的目录了。
我的服务器中MySQL的存储数据的目录是在:

/var/lib/mysql/

进入到这个目录里后,能看到所有数据库的目录,新建一个study_test的数据库。
然后就进入

/var/lib/mysql/study_test

这个目录下,目前就只有一个文件,这个文件是用来记录创建数据库时配置的字符集的内容。

-rw-r----- 1 mysql mysql     60 1月  31 10:28 db.opt

现在新建两个表,第一个表的引擎类型选择InnoDB,第二个表的引擎类型选择MyISAM。

student_innodb

CREATE TABLE `student_innodb` (
  `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50) COLLATE utf8mb4_bin DEFAUL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address` varchar(100) COLLATE utf8mb4_bin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name` (`name`) USING BTREE COMMENT 'name索引')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COLLATE=utf8mb4_bin COMMENT='innodb引擎表';

student_myisam

CREATE TABLE `student_myisam` (
  `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50) COLLATE utf8mb4_bin DEFAUL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address` varchar(100) COLLATE utf8mb4_bin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name` (`name`) USING BTREE COMMENT 'name索引') ENGINE=MyISAM DEFAULT CHARSET=utf8mb4 COLLATE=utf8mb4_bin COMMENT='myISAM引擎类型表';

将两个表创建完成后,我们再进入到/var/lib/mysql/study_test看一下:

-rw-r----- 1 mysql mysql     60 1月  31 10:28 db.opt-rw-r----- 1 mysql mysql   8650 1月  31 10:41 student_innodb.frm-rw-r----- 1 mysql mysql 114688 1月  31 10:41 student_innodb.ibd-rw-r----- 1 mysql mysql   8650 1月  31 10:58 student_myisam.frm-rw-r----- 1 mysql mysql      0 1月  31 10:58 student_myisam.MYD-rw-r----- 1 mysql mysql   1024 1月  31 10:58 student_myisam.MYI

通过目录中的文件可看到创建表之后多了几个文件,这样也看出来了,InnoDB引擎类型的表和MyISAM引擎类型的表的文件差异。

这几个文件每个都是有自己的作用:

  • InnoDB引擎的表文件,一共有两个:

    • *.frm 这类文件是表的定义文件。

    • *.ibd 这类文件是数据和索引存储文件。表数据和索引聚集存储,通过索引能直接查询到数据。

  • MyIASM引擎的表文件,一共有三个:

    • *.frm 这类文件是表的定义文件。

    • *.MYD 这类文件是表数据文件,表中的所有数据都保存在此文件中。

    • *.MYI 这类文件是表的索引文件,MyISAM存储引擎的索引数据单独存储。

MyISAM数据存储引擎,索引与数据的存储结构

MyISAM存储引擎在存储索引的时候,是将索引数据单独存储,并且索引的B+Tree最终指向的是数据存在的物理地址,而不是具体的数据。然后再根据物理地址去数据文件(*.MYD)中找到具体的数据。

如下图所示:
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
那么当存在多个索引时,多个索引都指向相同的物理地址。
如下图所示:
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
通过这个结构,我们可以看出来,MyISAM的存储引擎的索引都是同级别的,主键和非主键索引结构和查询方式完全一样。

InnoDB数据存储引擎,索引与数据的存储结构

首先InnoDB的索引分为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聚簇索引即保存关键字又保存数据,在B+Tree的每个分支节点上保存关键字,叶子节点上保存数据。
聚簇”的意思是数据行被按照一定顺序一个个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存储。一个表只能有一个聚簇索引,因为在一个表中数据的存放方式只有一种,一般是主键作为聚簇索引,如果没有主键,InnoDB会默认生成一个隐藏的列作为主键。

如下图所示:
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
非聚簇索引,又称为二级索引,虽然也是在B+Tree的每个分支节点上保存关键字,但是叶子节点不是保存的数据,而是保存的主键值。通过二级索引去查询数据会先查询到数据对应的主键,然后再根据主键查询到具体的数据行。

如下图所示:
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
由于非聚簇索引的设计结构,导致了,非聚簇索引在查询的时候要进行两次索引检索,这样设计的好处,可以保证了一旦发生数据迁移的时候,只需要更新主键索引即可,非聚簇索引并不用动,而且也规避了像MyISAM的索引那样存储物理地址,在数据迁移的时候的需要重新维护所有索引的问题。

总结

这次把MySQL的索引的数据结构,以及文件存储结构,总结清楚了,后面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设计索引的时候能够考虑的更全了,通过了解了索引的数据结构,也能让自己在实际写SQL的时候,能考虑到哪些情况走索引哪些不走索引了。

  • MySQL使用B+Tree作为索引的数据结构,因为B+Tree的深度低,节点保存的关键字多,磁盘IO次数少,从而保证了查询效率更高。

  • B+Tree能够保证MySQL无论是主键索引还是非主键索引的查询效果都是稳定的,每次都要查询到叶子节点才能返回数据,B+Tree的叶子节点的深度是一样的,而且为了更好的支持自增主键,B+Tree的查询节点范围是左闭合右开放。

  • MySQL的MyISAM存储引擎,表数据索引数据是分别放到两个文件中进行存储的,由于它本身的索引的B+Tree的叶子节点指向的表数据所在的磁盘地址,而且索引没有主键和非主键之分,所以分开存储,能够更好的统一管理索引;

  • MySQL的InnoDB存储引擎,表数据索引数据是存储在一个文件中的,因为InnoDB的聚簇索引的叶子节点指向的具体的数据行,而且为了保证查询效果的稳定,InnoDB表中必须要有一个聚簇索引,二级索引在进行索引检索时,会先通过二级索引检索到数据的主键值,再根据主键去聚簇索引中检索到具体的数据。

关于“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这篇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使各位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把它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当前标题:InnoDB的数据存储文件和MyISAM的不同有哪些
文章分享:http://dzwzjz.com/article/jegooc.html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028-869222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