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橙子网站建设,新征程启航
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域名注册、服务器等服务
新标准利好中国玩家?
为襄州等地区用户提供了全套网页设计制作服务,及襄州网站建设行业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为成都网站设计、成都网站制作、襄州网站设计,以传统方式定制建设网站,并提供域名空间备案等一条龙服务,秉承以专业、用心的态度为用户提供真诚的服务。我们深信只要达到每一位用户的要求,就会得到认可,从而选择与我们长期合作。这样,我们也可以走得更远!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ID:QbitAI),作者:贾浩楠,36氪经授权发布。
大洋两岸的自动驾驶竞速,出现技术标准层面的新变量。
在刚刚更新的自动驾驶全球通用SAE分级标准中,增加了远程驾驶相关定义,并且删除L4、L5级别中“不需要干预”的说法。
通俗的讲,就是熟悉的5G云代驾。
这意味着,全球通用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首次承认了5G云代驾在自动驾驶中的合理地位。
这也意味着,一直以来以单车智能路线来评价自动驾驶进展的唯一标准,被打破。
之前无论是Waymo,还是特斯拉,都是单车智能为核心标准的受益者。
而更多中国玩家,以百度Apollo为代表,在云方案、车路协同等方向的努力,得到了明确认证。
见微知著,从“离经叛道”到成为新标准里的旗舰代表,自动驾驶江湖也在传出新的疑问:
中国正在超越美国?百度Apollo正在超越Waymo?
自动驾驶“球标”更新了什么?
SAE,全称是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旧名美国自动机工程师学会),是一个全球技术学会,有14多万会员。致力于航空航天、汽车行业技术标准。
SAE最早于2014年就制定了自定驾驶级别分类,首次提出了L0-L5级的分级方法。随后这一套标准在全球范围传播开,如今已是全球学界、车厂、消费者通用的标准,堪称“球标”。
我国于今年开始实行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也沿用了SAE L0-L5的分级方法。
在刚刚更新过的SAE自动驾驶标准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首次定义了远程驾驶(remote driving)概念。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part or all of the DDT and/or DDT fallback (including, real-time braking, steering, accel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shifting), by a remote driver.
远程驾驶是指,部分或全部的DDT(动态驾驶任务)或紧急接管行为(包括实时刹车、转向、加速和变速器换挡)的实时操作,都由远程驾驶员完成。
说白了就是“5G云代驾”帮助ADS处理复杂的道路情况。
这也是“云代驾”这种方式首次被国际通用标准承认,云代驾相关系统、技术,和AI算法一样,都是自动驾驶可用的技术路径。
相应的,新SAE文件还定义了相关的远程协助、远程预备接管用户等等概念。
其中,在远程预备接管用户(REMOTE FALLbACK-READY USER)定义中,特别强调这名不在车上的远程接管员,针对的是L3级别车辆。
为什么单单是L3?
这就涉及到这次更新中的另一大重点:厘清辅助和自动驾驶的区别,以及明确高阶自动驾驶也不意味“全知全能”。
在新的分级标准中,L1、L2要求驾驶员始终执行驾驶任务,被归为“驾驶员辅助”。
而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基本条件是启用ADS后,全部驾驶任务都由系统来执行。区别在于适用范围和接管条件。
L3的区别于高阶自动驾驶的大特征是ADS工作过程中,驾驶员或“云代驾”需要待命响应系统干预请求。
而L4和L5的则由系统后备自主处理特殊情况,只不过L4的适用范围有限。
尽管L4、L5“不期望用户干预”,但在新定义中,却删掉了“用户不需要接受干预请求”的说法。
可见,从2018年至今,尽管不少厂家宣称自己L4,甚至“完全自动驾驶”,但SAE认为,技术进步并未达到当时预期,即使高阶自动驾驶,仍然不能高枕无忧地说“用户不需要干预”。
更不要说如今普遍L2的情况。所以,将“云代驾”相关技术纳入标准,合情合理。
而近年频发的自动驾驶系统主动事故,也印证了SAE的判断。
为何更新?
先从一则备受关注的事故说起。
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头雁”Waymo,在落地的亚利桑那州,出了一场导致交通拥堵的事件。
因道路施工,丁字路口的右侧车道被雪糕筒隔开,而Waymo无人车遇见路障后直接在路口中间停了几分钟。
你以为这就完了?
几分钟停滞还不至于造成大拥堵,但Waymo技术路线的缺陷,却导致问题排除过程无比曲折。
Waymo本来有一套远程后备,而且也是由人控制的,但这套系统却不是实时“云代驾”,侧重调度,出问题后给出新的路线规划或行驶建议,再上传给车辆。
车辆原地“不知所措”几分钟后,Waymo的远程支援“赶到”,但这让车辆行为更加诡异,转过弯,最后又在雪糕筒前停了下来。
之后,Waymo派出人工解决问题,但车辆又突然决定“靠自己”,几次启动挪车,情况却越来越糟,最后还不明原因上了锁,导致工作人员光上车就花了很久。
福布斯分析认为,Waymo的AI策略有问题,被卡—等救援—靠自己—被卡—再等救援,算法边界条件不清晰,陷入死循环。
就这样,因为ADS无法处理雪糕筒,主干道搞成了停车场。
这次事件 ,直接印证高阶自动驾驶算法,可能永远都有解决不了的corner case。
而SAE在新标准中引入远程驾驶概念,则清晰指明云代驾+算法是解决问题的高效途径。
而有了通用标准认可,自动驾驶供应商们,不乏有一部分今后会认真考虑这一路线,快速推出体验更好的L4级以上功能。
同时,新标准也会逐渐教育消费者,更加看重云代驾的安全可靠。
所以自动驾驶商业化竞赛,极有可能向有相关技术储备的玩家倾斜。
目前,在“5G云代驾”技术上有储备的,中国代表是百度Apollo,美国代表…暂时还没有。
百度Apollo走的就是结合中国实际的AI老司机+前装量产车+车路协同+5G云代驾的综合技术路线。
单车智能不可缺少,5G云代驾强力辅助。
就比如Waymo遇到的施工、交通管制情况。按理说应借对向车道通行。但是,对于一个开发团队来说,部署主动违规的算法合适吗?
所以,这些场景的博弈对现阶段AI来说还是太困难。因此5G云代驾协助成为了一个高效的备选途径。
百度Apollo的车+路+图+云综合方案,目前毫无疑问比单车智能更安全可靠,用户体验也会更“丝滑”,因此满足产品落地和规模化的前提条件。
Apollo的商业化,既有向量产车释放L4功能,也有直接用在Robotaxi上的商业化运营。
所以“单车智能+云代驾”路线,得到国际标准认可是技术和商业发展趋势的必然。
新标准利好中国玩家?
云代驾进入通用标准,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自动驾驶全球格局,出现变量。
因为,5G云代驾,来自中国的玩家,既有先天优势,又有技术储备。
先天优势不用说,据日前工信部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成的5G基站数量达到81.9万个,占全球5G基站建设总数的70%以上,已经覆盖到了全国所有地级以上的城市。
而同一时刻,美国5G基站的建设数量不足10万,终端连接数无准确统计。
基础设施条件,中国比美国优异得多,而且这个差距,美国短期难以追上。
即使美国自动驾驶公司有强烈需求,凭一己之力也无法推动全社会层面的5G建设。
此外,百度Apollo的提前布局,其实是对L3及以上的高阶自动驾驶更加清醒的认识。
而这套方案自身的多冗余、安全性又影响了自动驾驶通用标准的制定。
这一点才是SAE更新表象背后值得深究的关键。
L4、L5是未来,没人有异议。
但实现的路径,却出现了两种模式:单车智能、大交通协同。
江湖对于这两条路线的争论也从未停过。
Waymo、特斯拉代表单车智能,掀起了全球对自动驾驶的狂热追捧。但繁荣之下,是频繁出现的ADS主动安全事故。
此前特斯拉法务负责人在向美国监管部门提供的报告中,也承认FSD其实只是L2水平。
所以,车+路+图+云配合的综合方案,“责无旁贷”扛过大旗。
在这套方案中,5G基础是国家层面战略,而车路协同、高精地图绘制也需要整个社会层面的规划执行。
中国不必多说,不光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在探索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三大网络运营商、华为、商汤等等也在多地建起了V2X验证演示基地,政策、准入等等都不会是“拦路虎”角色。
而中国的优势,对于美国“特殊国情”来说却困难重重。
5G建设落后是一方面,在车路协同技术标准上,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规则和态度,自动驾驶公司需要“各个击破”,收集的数据却不一定能通用。
这也是类似Waymo这样的美国玩家算法遇到瓶颈,却难以转向的原因。
所以新标准出台,与其说是对未来自动驾驶发展方向的指引,不如说是基于现状的一种肯定。
自动驾驶的竞速,来到了一个新关口。
更好的自动驾驶技术迭代,匹配更好的基础设施,带来更好的自动驾驶体验,推动更快的商业落地,会进一步加速自动驾驶从梦想成为所有人触手可及的现实。
中国正在直道超车,Apollo有比Waymo更快的加速度?
至少现在,是时候提出这个问题了。